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热门搜索:

打好种业“翻身仗” 海南建议设立国家实验室加快技术攻关

昆明在线     发布时间:2021-08-22   

  (两会速递)打好种业“翻身仗” 海南建议设立国家实验室加快技术攻关

  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王子谦)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种业”成为关注热点。海南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建议,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崖洲湾国家实验室,以全面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打造国产“种子芯片”全链条为目标,以核心种源创制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种子精准分子设计为重点,加强育种基础性研究,加快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该建议指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是中国著名的“南繁硅谷”,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加快其发展。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有利于打好国家种业“翻身仗”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

  近些年中国种业有很大进步,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除水稻、小麦等少数主粮有一定技术优势外,大部分生物育种源头创新不足,核心种源和关键技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匮乏,部分种子大量依赖国外进口。一旦出现类似芯片“卡脖子”的情况,中国部分农产品可能面临无优质种子可用、种质退化、影响供给安全等难题,将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建议称,建立以种子研究为核心的崖洲湾国家实验室,有利于充分发挥南繁基地“产学研”集聚优势,举国体制攻关种子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提高中国种子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是防止种业被“卡脖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海南具有承接组建以种子研究为核心的国家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和条件。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完成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5.3万亩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划定工作,并建成了18.75万亩高标准农田;崖州湾科技城正抓紧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全国已有29个省份400多家南繁单位在海南设立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8000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南繁基地,为种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海南代表团建议,在三亚建设国家实验室总部,采取“总部+基地+网络”模式进行组建。根据任务需求和应用需要,在不同农业产区设立研发基地,选择具有研发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合作网络,从而形成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攻关模式。

  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吸引国际种业人才、实施种子种业开放、扩大种业对外交流合作等制度政策优势,同时随着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建成,可为种子研究更加便利地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