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热门搜索:

浙江磐安古茶园:万株古茶树“归宗”千年古茶场

昆明在线     发布时间:2021-03-16   
3月12日植树节,毗邻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玉山古茶场的民俗文化广场上,旌旗招展、嘉宾云集,许逊山茶文化归宗暨古茶园项目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在殿前山的田地上,280多株古茶树引起国内茶树研究权威专家的赞叹:这些树真是难得的宝贝,江南地区几乎已找不出这样的古茶树了!“这些古茶树是我的‘挚爱’,我一定把古茶园项目做好,让这些宝贝在古茶场安家。”浙江玉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国超说。

许逊山茶文化归宗暨古茶园项目是磐安县今年落地的重点文旅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玉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位于磐安县玉山镇古茶场文化小镇规划区,古茶树种植地为玉山镇玉峰村许逊山(即茶场山)的坡地,项目计划种植古茶树近2万株。目前,已完成许逊山茶园流转300多亩,完成项目规划文本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全面启动古茶树保护工作。

“磐安玉山古茶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处古代茶叶交易场所,将流失的老茶树移植到这里来,相当于回到了这座千年古茶场老祖宗的怀抱,同时还可增加茶文化小镇的内涵。”梁国超的想法与磐安方面不谋而合。

现存的玉山古茶场较好地保持了原貌。这种集茶叶生产、交易及茶文化内涵于一体的茶场遗址,在全国独此一家,对研究茶叶生产的历史传承和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梁国超痴迷喝茶尤其喝古茶,他说相比普通的茶叶,古茶树产的茶叶香气更浓更醇,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出数十倍,保健功效更好,可以说古茶是茶叶中的极品。

2010年,梁国超夫妇到广东梅州出差,偶然看到当地正在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必须铲除山上一些地径20多厘米的古茶树。爱茶的梁国超见状,痛惜万分,产生了抢救古茶树的想法。事不宜迟,他当即找到当地村民和建设业主,提出自己的请求,几经商谈,终于敲定这事。夫妻俩雇了工人和吊机,先后花了20多万元,把这20多株老茶树抢救了下来,当时怕远程运输降低成活率,就临时移栽在当地。

此后,梁国超夫妇一发不可收拾,对收集古茶树十分痴迷。他们利用出差或业余时间,跑遍全国产茶的十多个省(区),有空就去寻找古茶树,历经10余年,最终将16000多株流失的古茶树收归麾下,为古茶树保护性移栽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玉山古茶场位于大盘山北麓,始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重修,主要包括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巡检司)、茶场三大部分。建筑按交易市场布局,厢房住人、储物,正楼品茶、交易,为国内唯一现存的古代茶叶交易市场,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于2006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两晋时期,著名道士许逊,以传播道教文化游历于玉山,见茶树遍布山野,且质量上佳,然茶叶滞销,民生困苦,于是与茶农一道研究加工工艺,保持绿色原质和白毛特色,制成“婺州东白”,得到各方名士的一致好评。从此,“婺州东白”畅销各地。

唐时,“婺州东白”已被列为贡品,并收入“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之中。宋时,玉山茶农为纪念许逊的功绩,尊称他为“真君大帝”,奉为当地之“茶神”,在茶场山之麓建造茶场庙,塑像朝拜。在茶场庙附近设置茶场,并设立“巡检司”对茶场实施管理。每年春茶开摘之日先祭茶神,然后上山采摘,并把开摘的第一株新茶供奉茶神。

元时,玉山茶叶交易有所衰弱,至明代,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玉山茶叶生产和交易又兴盛起来,茶叶等级分为“贡茶、文人茶、马路茶”等,并产生了诸如“分茶”、“斗茶”等趣味性的品、鉴、观茶游戏,还评出了茶叶质量最好的茶农为茶博士。

清初,据康熙年间《东阳县志》载:“茶皆官收官卖,宫给本钱于民,而后收其茶,民间不得私市。”至清中期,朝廷委派东阳县衙对玉山古茶场进行管理,在茶场内置放清代“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价称头碑”等碑文。清末,经济衰退,茶叶交易萎缩,但据文献记载,玉山古茶场仍“产茶万担,销往杭、嵊、绍,每担银十四元”。(周星亮 张黎明 杨萤萍)

火币网